七弦古琴网(手机版)

扬州便益门社区有对父子古琴迷

时间:2015-05-26  阅读:3061 评论:0
来源: 网络

朱浩宇在弹琴

 

   市区便益门社区有一对父子琴人,儿子朱浩宇,27岁,一边从事古琴教学,一边和父亲一起制作古琴,是市区为数不多的年轻斫琴师;父亲朱正海年轻时就爱好古琴,先学弹琴再学做琴,近日开办“古琴制作研习班”面向全国招生。父子二人说:“我们都有一个古琴梦,要把古琴这种高雅的音乐发扬、传承。”

 
  父子同迷古琴
 
  曾双获古琴金奖
 
  朱正海住便益门社区吉祥苑,年轻时在扬州漆器厂工作。他说,自己迷上古琴纯属偶然,上世纪80年代初,他无意中听到别人弹奏古琴后,便被古琴特有的清幽之声吸引,后来开始拜师学艺,“那时扬州学古琴的人很少,也就两三个吧。”初学时,朱正海没有自己的古琴,而且扬州也没有古琴卖,他们一起学习的师兄妹几人,后来就自己揣摩,试制了平生第一张古琴,这张琴现在还陈列在史公祠。也是从那时起,朱正海在学琴之余,开始钻研古琴制作。
 
  朱正海的儿子朱浩宇从小受父亲影响,父亲弹琴他听琴,后来便是父亲教琴他学琴,也成为古琴爱好者。高中毕业后,朱浩宇考取沈阳音乐学院古琴专业,专业学习古琴,如今主要从事古琴教学。
 
  2012年,朱正海和朱浩宇一起参加2012中国(国际)民族器乐艺术节,双双捧回全国金奖。朱正海研制的鹤鸣秋月式古琴获制作金奖;朱浩宇在该艺术节比赛中,荣获古琴专业青年职业组金奖。
 
  父亲主攻古琴制作
 
  是古琴市级非遗传承人
 
  昨天上午,记者去朱正海的七星琴堂采访时,朱正海正埋头在一块成形的木料上刨着、斫着。他说,目前自己主要的精力是制琴。
 
  朱正海制琴属于自学成才,他说,自己没有拜过师,制作古琴源于学琴,所制古琴样式也都是他看来的,“看到别人的古琴,看到书上的古琴,就把古琴样式画下来,回家自己研究。”因为用心,朱正海制作古琴的技艺日臻提高。他研制的七星式古琴,曾获得中国(国际)民族器乐艺术节创新奖。朱正海本人也被中国民族器乐学会授予“古琴制作名师”,是古琴市级非遗传承人。
 
  为更广泛地传承古琴制作技艺,最近,他开办“古琴制作研习班”,面向全国招收学员,“我收学员,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会弹琴,学员会弹琴,才能做得出好琴。”
 
  儿子边教学边斫琴
 
  想为古琴传承做点事
 
  “一开始听父亲弹,听父亲的圈中好友弹,听多了,也就会一点了。”朱浩宇10岁那年,父亲朱正海惊喜地发现,自己弹了几个音后,儿子竟能弹出一样的音。见儿子对古琴有悟性,朱正海便正式开始教儿子弹古琴。
 
  朱浩宇说,古琴曲目多有故事,听琴观心,弹琴者必须要有内在感悟,才能弹好。朱浩宇说,作为年轻人,自己虽然阅历不够,但平时努力通过阅读、和前辈交流,加深对曲目的理解。
 
  教学之余,他每天都到父亲的琴堂帮忙,“弹琴的人做琴,能更好地把音色处理好,会把自己弹琴中的想法融入古琴制作中。”朱浩宇说,如果斫琴者不会弹琴,做出来的更多是款式上、样式上的古琴,他希望自己能做抚琴者的知音。他说,古琴作为一种高雅音乐,目前在中国并不普及,作为年轻一代有责任来传承。
最新资讯
推荐视频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