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弦古琴网(手机版)

古琴曲欣赏《离骚》弹奏:乔珊 —— 窗下援琴弹古调,樽前剪烛读

时间:2018-02-02  阅读:5356 评论:0
来源: 七弦古琴网
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谁陈?

榴月如火。许多已过和未过的时光回流至此,百感交集。

《离骚》是屈夫子留给世人最后的“千言陈情”。但这部长诗委实太过佶屈聱牙,像屈夫子不合时宜的一腔初心。而时时跳出的生僻字,也像这位乖张执拗的屈夫子一样不讨喜,考验着人们不多的耐心。

终究还是要被忘却的。而比忘却更不堪的是,人们记得你的名字,却忘记了你因何而被命名?

那一年,秦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。民众四下逃难如鸟兽散,曾经显赫一时的郢都竟就此衰亡。楚国的这位三闾大夫环顾茫茫,他的宽袍大袖下是掩不住的铁肩道义。而这之后,国将不国,民将不民,心怀天下却无处可遣其忧,遂自沉于汨罗江,向他挚爱的楚国,和一生坚持的理想献了祭。

孟子说: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身而取义者也。生者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”

屈子的选择,即是儒士的“得其所哉”。他们身上有着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孤绝,而儒家的这种“忧患担当”在千年之后无疑遭遇着尴尬和冷落。儒者和士人们“为道不为己”的宏阔甚至不若他们的诗酒风流的传说。

道之不传,所传非道。这是屈夫子之忧,亦是心怀天下的儒士之忧。写文章,在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看来是千古事,而诗言志,乐抒情,只是余兴所寄,他没有风弄月的闲情,心中满是家国之忧。

大雅不作,正声衰陈。世风日颓,靡音四起。投机取巧,习为故常。奸黠之辈,以功名利禄趋之。正道难行,邪路猖獗,岂独屈子?肉身行走在厚重的大地,而心灵终须飞越艰山涩水,惟有浩叹:“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谁陈!”


正声何微茫,哀怨起骚人

晚唐陈康士将屈子的千言长诗移作琴曲《离骚》,上世纪50年代,管平湖先生依据《神奇秘谱》所载,一字一句重新打谱,将《离骚》的古朴苍劲、深沉含蓄和屈子的悲愁交加、豪放自若的跌宕,以非凡的艺术造诣进行了再现。

《离骚》是一曲“遇而不知、佩兰自芳”的悲歌。这首乐曲表达的情感里有忠义、有正直,还有对真理的“九死犹未悔”的坚贞。而古琴音乐里所蕴含的哲思和情感,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情趣,都在这抹挑勾剔之间,在减字谱所标注的指法和乐音里。

管先生所演奏的这一版本《离骚》,被认为最具有儒家“中正平和”的审美诉求。琴者禁也。凡俗情则必穷形而尽相,于情于物皆无己之见识,昏混人潮,随波逐流,进退之间流于一己之悲喜。而至情至性者,虽负人世之大悲苦而不困于所遇,常怀悲天悯人之心,深于情而不困于情,怨而不怒,哀而不伤,致中和焉。

每次听着《离骚》这首琴曲,不禁会想到手下这床七弦琴千年来运命的流转:从礼神敬天的圣器,至“礼乐文化”中“大雅正声”的代表,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“音乐化石”的退隐,以及在当代人“乐以怡情”的日常里,成为一件普通的(知,且未知)的乐器。

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古琴了。但是已经很少有人去探究古琴背后所承载的道统与厚度。即使有,也是停留在“玄之又玄”的想象中。而古琴作为士人形影不离的伙伴,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。士心在,才有“琴寻知音”。士风存,才有光风霁月的”琴心相映“。士风消亡,古琴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又在何处彰显?

古琴的命运流变,浓缩了人类千年文明的“上下求索”。从古至今,无数的琴曲都在寻找着知己,无数的琴人都在渴望着知音。而古琴这一乐器,也许终将是孤独的,弹给天地、弹给自己、弹给人心。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骚人的哀怨但愿不会成为绝响。人虽孤独,琴道不孤。寄望后来者,在弹奏或聆听着这首《离骚》时,亦能明晓屈子之忧。

我誌在删述,垂辉映千春

里尔克的诗里说:“离开村庄的人将长久地漂泊”。离开村庄的国人们,在路上已漂泊久矣。行路的人们,请涵咏深味着这诗与乐,会不会想起那个以“香草况志”的醇厚优美的古中国。
最新资讯
推荐视频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