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为之乐 妙手正音
时间:2017-04-20 阅读:3230 评论:0
来源: 武汉市老年大学 陈耀山
来源: 武汉市老年大学 陈耀山
为了弘扬“知音文化”,宣传“琴为之乐”,传递正能量、树人气、摄心魄、和谐社会,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,于2017年4月7日,在汉阳古琴台开展古琴雅集活动,观风教的一些精彩镜头,供大家学习参考之用,觅求知音,提出宝贵意见,谢谢。
老年大学古琴雅集活动是一种有教学计划、有组织地将学员集聚在一起,以娱乐为主,不PK,休闲地进行古琴交流,来提高琴艺的一种艺术活动。
《古琴雅集》
2017年4月7日下午,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,秉呈弘扬古琴文化、创建特色学科,举行了第三届雅集活动,节目内容丰富多彩,受到学员们的高度赞扬。
《古琴台》
汉阳与古琴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,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,就发生于此地。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情,寄托于音乐的思念,成为知音的佳话,被人们千古传颂。汉阳是古琴的根,知音文化的发源地,作为汉阳区老年大学古琴班的老师和学生,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。为了弘扬知音文化,传承古琴艺术,老师和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来到古琴台,举行了雅集活动,弹奏《高山流水》受益匪浅,同学们既陶冶了情操,还寻求到了一些知音,现场报名加入了古琴班的学习,使古琴班发展壮大,令人欣慰。
《春晓吟》
老年大学的古琴雅集活动是一支绚丽的奇葩。老师带着学生,不仅在室内开展雅集活动,而且还在野外山水树林间感受大自然的美,去体会曲中的含义。老师身先士卒带着学生,依山傍水,弹奏《春晓吟》,心中洋溢着春天般的气息,美妙的琴声,如同一幅幅彩色画卷,展现在大家的眼前。师生们绰注吟猱于七弦六间,游刃有余。蜻蜓点水的泛音,如同山水树林传来的鸟鸣,时隐时现。琴与大自然的交融,鸟语般的花香,繁花似锦,好一派盎然的美景,不亦乐乎。
《授课图》
老年大学的老师教书如同私塾的先生,教起琴来,一板一眼,从不马虎,黑板上画着古琴示意图,老师对着图和一曲琴曲,图文并茂地讲解简字谱两手配合的决窍,思路清晰,学生们听起来易学易懂,受到学生们的深度好评。
《韦编三绝》
图片中的学生,正在全神贯注地演奏古琴名曲《韦编三绝》。她精湛的琴艺,优美的旋律,赞颂了孔子晚年,喜好“周易”,在攻读“周易”时,由于反反复复地翻阅,连接竹简的牛皮绳索都多次被磨断。孔子为人师表,勤奋好学的精神,激励着古琴班的每位学员,何以见证?学员们弹琴手磨破了,包扎起来,忍着疼痛继续练习;曲谱忘了,每天晚睡早起,对月吟诵。足以证明《韦编三绝》对促进学生弹琴,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《酒狂》
此曲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阮籍之作。阮籍性情直率,个性鲜明,对礼俗之人,横之白眼,对志同道合之士,相投青眼。这两位学生,志同道合、性情相投,二人联手联弹《酒狂》,互帮互学,相得益彰,将曲中癫狂的醉意,轻重缓急6/8的节奏,诠释得酣畅淋漓,再现了竹林七贤隐君子的消极遁世,放浪形骸、弃官不仕,托兴于酒中的意境,令人陶醉不已。
《阳关三叠》
此曲是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,千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。曲中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诗情画意,在老师与学生的合奏中,旋律娓娓动听。一曲曲情深深,一曲曲意切切,将音乐中的古人,重思想、重文化、重情操,难舍难分的故事情节,演绎得栩栩如生。学生们从音乐中感悟到:“古人遵德守礼,是我们当今的楷模。”
《归去来辞》
此曲是根据东晋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而作的琴曲。三月小阳春,老师带着惬意的心情,来到世外桃源的花园中,挥手弹奏《归去来辞》,中正平和、恬静的旋律,把这首抒情诗词中的“田园将芜胡不归”,不为五斗小米折腰归田,即日解缓,归去来兮的诗情画意,弹奏得潇洒自如。老师播之弦歌,清风凛然的神韵,令人无不动容。